近日,文法教育學院舉辦了“全媒體賦能 推動開放大學課堂改革創新”的主題講座,會議由院長秦惠娟主持。河北開放大學馬克思主義教研部關繼兵主任圍繞全媒體時代背景下的課堂改革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展開了深入探討,為學院教育教學創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啟示。此次講座吸引了眾多體系內教師線上線下共同參與。
關繼兵主任首先解釋了全媒體的概念,他強調全媒體發展為教育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全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課堂革命成為必然,不僅僅是教學方式的調整,更體現在學習對象從傳統的書本知識轉變為更加多元化的信息資源,學習場景也從封閉的教室擴展到了開放的網絡空間。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刻認識到這些變化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在探討為何要推動課堂改革時,他提到課堂改革的核心動力離不開科技力量的驅動和政策支持的保障。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為課堂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而國家教育政策的不斷完善為教學創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教育思想的轉變尤為重要,只有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才能更好地適應新時代教育發展的需求。
作為河北開放大學的教師,如何借力開放大學教育優勢,在全媒體時代推動課堂改革?他從教師角色轉變的角度給出了具體建議。首先,教師應充分發揮遠程教育的優勢,轉變傳統教學觀念,主動適應全媒體環境;其次,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更新知識儲備,掌握全媒體技術的應用;最后,要注重整合并提升課程資源的有效利用,積極實踐和創新教學方法,以更好地實現教育資源供給,服務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講座結束時,秦惠娟總結指出,學校搶抓學習型社會和教育強國建設的歷史機遇,正在重塑大學屬性、推進一體化辦學、實現數字化轉型的“主航道”上升級躍遷。文法學院計劃圍繞中國文學和地域文化,通過傳媒+智能+人文,和體系的小伙伴們一起共學共研共建共享,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打造特色專業和特色課程。她鼓勵開大體系的教師們要積極擁抱全媒體時代,以開放的心態和創新的精神,共同推進開放大學課堂改革,為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人才做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