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第二天,她脫下紅裝奔赴拆遷一線;生產前一天她還在社區調解居民矛盾。而今,剛生完二胎的她,又提前“出關”奔赴防疫的最前線。她就是運河區公園辦事處朝東社區的黨總支書記,滄州電大19秋行政管理專科學員艾麗麗,一個看似柔弱實則堅韌非常,用超乎想象的付出兌現黨員承諾的基層干部。
疫情暴發時,艾麗麗還在產假期,面對來勢洶洶的病毒感染,她原本可以安心地待在家里休養,但是,當看到鋪天蓋地的新聞,看見觸目驚心的疫情數字,她在家里坐不住了。“我要去上班!我要上一線!”她內心一直在告訴自己。看到身邊那個不足6個月的小兒,她有點猶豫,孩子怎么辦?她非常清楚,如果一旦選擇上班就是選擇了起早貪黑顧不上孩子;就是將自己投入到可能被傳染的危險當中;就是選擇了正在哺乳期的孩子可能會被自己傳染。這對于一個母親來講,如此抉擇是多么的殘忍。可是,自己除了是一個“小家”的女主人,更是朝東社區“大家”的大家長,這個時候孩子需要她,但是居民們更需要她。她試著將電話打給了自己的爸爸,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她原以為會遭到一頓痛罵,但是可敬的老人卻說:“麗麗,跟著自己的心走。共產黨員就是要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別擔心孩子,老大我們看著,老二讓他奶奶爺爺看著,不行就讓他吃奶粉。”當她聽完爸爸說的話,眼淚刷的流下來,心里卻更加堅定了!

孩子托付給了老人,自己回到了崗位。帶著社區的工作人員迅速地投入到了抗擊疫情當中。宣傳公告、設卡站崗、入戶排查,從早上7點到晚上10點,甚至到更晚,她每天抽空回家喂孩子,一進門就要給自己全身上下進行消毒,喂完孩子又趕緊穿戴好出門繼續工作。

一天下來,她吃飯沒了準點,哺乳時間也不再準時,孩子經常被餓的哇哇哭,公公婆婆急的團團轉。慢慢的,艾麗麗出現了回奶跡象,公婆更加著急了。每次,看著孩子餓的哇哇直哭,艾麗麗急得滿頭是汗,她心疼地偷偷抹眼淚。對于艾麗麗來說,除了工作上高強度的壓力之外,更大的是來自無法照顧好孩子。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心理上的壓力,讓這個看起來堅強的她徹底招架不住了。
哭過之后,淚痕未干,她又做了一個“殘忍”的決定:斷奶!這個決定徹底的遭到了家人的反對,她忍著眼淚跟大家說:“這場戰役不知道還要堅持多久,我每天要接觸的人太多,無法保證到點回家給他喂奶。我是媽媽,我比任何人都希望孩子健康,如果可能的話我怎么不愿意讓他多在我的懷抱里呆一會兒,怎么不愿意讓他跟別的孩子一樣有足夠的營養。請你們理解,既然做了選擇,就要有所割舍。斷奶,也割舍不了我愛他,而是更愛他!”一番話,讓全家人紅了眼圈。
如今,艾麗麗依然奔走在社區間,依然站在防控疫情第一線,她看似“殘忍”的決定,背后卻蘊含著“大愛”,那是一個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
(撰稿:周子建 審核:王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