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索學院專業發展方向,加快數智賦能教育教學改革,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推動學校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4月25日,鄉村振興學院(農醫學院)在石家莊召開體系農醫藥類專業教學業務研討活動,來自體系的教學負責人、專兼職教師共計45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陳軍平出席活動并講話。他指出,學院制改革是學校服務“三農”、對接國家戰略的主動作為,學院教師肩負著為社會培養“學得好、留得住、用得上”農醫藥專業人才的歷史重任。培養高素質人才,教師是關鍵。學院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重點工作來抓,要將“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的戰略藍圖轉化為打造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的行動指南。我們要打造一支年齡結構合理、教學能力精湛、專業素養過硬的體系專業化教師隊伍,為社會培養更多農醫藥類專業人才。最后,他提出三點要求和希望:一是深耕專業能力素養,筑牢學生知識根基。教師唯有不斷深研學科前沿、精進教學技藝,才能讓知識潤澤學生。“忠其事,精其業,學生自會信其道”。教師通過專業知識傳授筑牢學生終身學習根基,讓每位學生都能擁有人生出彩的機會。二是數智技術賦能教學創新,筑牢學生成長“數字基石”。教師要主動擁抱技術變革,將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仿真等新技術融入教學全過程,以數智技術賦能教育教學全要素全過程改革為重點,發揮開放大學體系辦學優勢,強化開放大學農醫藥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打造“農醫+數智”的創新教育新生態。三是涵養師德師風素養,筑牢學生品格根基。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和教育教學水平,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貢獻力量。學院院長白增立從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師資專業素養與能力,加強專業課程資源建設工作、不斷提高課程建設水平,實施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扎實有效落實教學過程,數智賦能教學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開展學術研討活動、提升體系教師的學術水平五個方面重點介紹了學院今后的發展方向。
本次研討活動以數智賦能教學改革、專業水平和教學創新能力提升為目標,采取專家講座、分組研討交流、實地研學等形式展開。專家講座(河開大講堂教育智變系列)以線上線下的方式面向體系廣大教師同時進行。北京大學教育學院趙國棟教授為體系廣大教師帶來《AIGC多模態可視化教案設計方案》專題講座。他緊緊圍繞媒介技術發展,教育數智化轉型,AIGC數字教師設計、應用與演示,AI可視化教案的備課方案,AI技術的演示等方面進行深入的講解和實踐操作,對體系教師今后數智賦能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在小組交流研討環節,與會教師圍繞專業建設、團隊建設、資源建設、考試改革、數智賦能教學改革、教學科研能力提升、工作建議等方面展開熱烈討論。大家紛紛表示,數智時代已經來臨,我們要主動擁抱技術變革,把數智技術應用到教育教學全過程,通過數智技術提升教學效果。在實地研學環節,大家參觀了新興際華農業智慧農場,圍繞現代農業發展、智慧農業、種植模式等方面展開沉浸式體驗學習。通過實地研學,老師們更好地了解了鄉村振興背景下對農科類人才的需求,更加懂得了自己所承擔的使命任務。大家一致表示,今后要探索出更符合實際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培養出更多“留得住、用得上”的實用型鄉村本土人才,為鄉村振興事業多做貢獻。院長白增立在研討活動總結講話中指出,這次活動是河北開放大學繼學院制改革以來舉辦的首次體系農醫藥類專業教學研討活動。體系教師肩負著培養“新農科”和“新醫科”專業人才的職責,必須緊跟時代步伐,以數字化轉型為契機,重塑教學模式,全面提升育人質量。希望大家以本次研討活動為契機,深入探索數智賦能教學改革、加強專業課程建設、不斷提升教學科研能力。
本次研討活動是學院探索數智賦能一體化協同推進河北開放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的生動實踐。通過本次研討活動,凝聚了體系師資力量,深化了教學共識,提升了專業技能。學院將以本次研討活動為契機,持續推動數智賦能教育教學創新與實踐融合,以更優的教學成果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助力河北開放大學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
(撰稿人:張澤浩 審稿人:白增立)